最新消息
台灣真英雄
主播遇見愛
暖心公益
急難救助
永續生態
弱勢關懷
公益好夥伴
認識我們
暖心公益|弱勢關懷|財團法人三立電視慈善基金會
暖心公益
急難救助
永續生態
弱勢關懷
10年沒間斷 「他們」讓偏鄉孩發光
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自2015年起推動「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」,以「點燃生命之火」善款資源支持全台偏鄉社區築夢基地,陪伴弱勢孩童成長。今年舉辦六場分區成果分享會,第四場上週(10/4)在彰化縣大湖社區登場,由全台33個基地輪番呈現執行成果,現場孩子們以客家舞蹈、民謠車鼓陣等表演展現自信與創意。
台大權威醫揭「救兒故事」盼新血搶救摯愛
當你最愛的人倒下,外科的每一秒都在搶救「摯愛」。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、肺癌權威陳晉興回憶19歲兒子騎車遭遇重大車禍,被送進台大外科搶救的瞬間,直言「只要活著就有希望。」今(2025)年他將這段真實經歷拍成影片,並邀兒子親自入鏡,希望讓更多年輕醫師看見外科的價值。(記者:簡浩正)
桃機「航站職人探險團」帶孩童職業體驗
桃園機場公司秉持企業社會責任,積極推動ESG,於9月20日及21日舉辦「航站職人探險團」關懷活動,邀請台灣綠色方舟全人關懷協會陪讀班,及桃園市私立睦祥家園共計55位孩童參與,並由機場公司同仁自發性擔任職場參訪夥伴,一對一帶領孩子們深入機場,體驗四大職業,打造啟發未來的探索之旅。
獨/輪椅男枯等 小姊姊司機暖舉全網看哭
最暖風景!行動不便人士出門總是加倍辛苦,一名乘坐電動輪椅的男子,在台南火站車前圓環等公車,民眾直擊好幾班公車「過站不停」,直至一名女司機出現降下渡板,並貼心將其推上車。畫面經PO社群後,瀏覽次數飆破400萬,客運公司湧入上百封「表揚運將」信件。暖心女運將身份曝光,年僅20多歲,開公車三年多,對於在網路上被讚爆,她低調表示:「那沒什麼,每次看到都會做」。
心疼!資優生孝女無怨父病母殘曠課顧家
在艱困的環境裡,認真的人總是閃閃發光。新北市一位高中女生恬恬常蠟燭兩頭燒,奔波上課與為家人蹺課:照顧重病的母親、攙扶年幼的弟弟,還要安慰因為車禍失去收入的父親。恬恬的功課很好,憑實力可以就讀國立大學,但她卻選擇離家近的大學,只為能隨時守在家人身旁。這份孝心,讓恬恬榮獲 113年全國孝行獎。
與移工對視六分鐘,台灣人的真實反應?
想到「東南亞外籍移工」,你心裡浮現的第一個聲音是什麼?根據勞動部截至114年6月統計,東南亞移工在臺人數已突破 84 萬人,成為照護、製造與農漁等產業不可或缺的人才。然而社會長期連結「逃逸」「犯罪」的移工形象,也讓不少民眾思考該如何與身邊越來越多的移工互動相處?一場由深耕移工教育的非營利組織One-Forty發起的社會實驗,在靜默裡對視六分鐘,雙方內心最真實想法是什麼?
獨/85歲嬤養2中風兒 佛心賣碗公粉圓冰
應該是含飴弄孫的年紀,但嘉義這名高齡85歲的蔡愛阿嬤卻一人扛起經濟重擔,靠著賣35元的甜品和剉冰養活自己和兩名中風的兒子。小小身軀穿著護背衣,彎著腰,身子幾乎與地面平行,顫顫巍巍地挪動著腳步,雖然生活很艱苦,但阿嬤臉上總是掛著笑容,她說,笑笑較好過,經濟不好,不求賺多生活過得去就好,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:「大家都平安!」。阿嬤開朗樂觀的笑容,不向命運低頭,熱力感動所有人。
不只給飯吃!助清寒生被笑 20年後結局曝
為善不欲人知,做善事不求回報,是許多台灣人會做的事。近日一段故事在網路上發酵,一名在學校廚房工作的媽媽,過去曾經對一位男孩施以援手,不僅「給他飯吃」,幫忙繳交畢旅費用,還曾偷塞零用錢,當她的善行被眾人嗤之以鼻,認為會肉包子打狗的時候,她總是笑著,並堅信「有一天,他一定會回來。」最後結局超暖心,讓無數網友流下感動的淚水。
暖捐千萬!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謝母校栽培
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第18屆傑出校友、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女士,為感念母校在求學階段的栽培與啟發,捐贈新臺幣一千萬元,設立「嚴陳莉蓮女士助學基金」,專款用於扶助經濟弱勢學生及支持籃球運動發展。此舉不僅展現優秀校友對教育的深切情誼與責任感,更為產學合作與體育教育立下指標性典範。
98歲爺爺還在擺攤賣手工饅頭 故事太催淚
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!藝人白冰冰近日分享,一名高齡98歲王爺爺的故事,自年輕時候被拉去當兵後,一聲就奉獻給了國家,離鄉背井,如今隻身一人在賣大餅、饅頭。她得知對方的坎坷遭遇及沒有怨天尤人的態度後,深深被感動,於是透過自身的公眾力量,散播出去給更多人知道,希望能讓王爺爺能夠好好生活。
離家3000里印尼移工媽媽在臺灣看見回家路
「還記得她一歲生日,是我到臺灣工作的第二天,那時候真的很難過。」印尼媽媽Warni在台工作十二年,她為了籌措丈夫的醫藥費,放下年幼的女兒,隻身來到3000公里外的臺灣。這趟為了家開啟的孤獨長征,會有多久、多長?深耕移工教育的非營利組織One-Forty,藉由與Warni笑中帶淚的訪談,走進一位跨國工作者的生命故事:裡面有離家的理由、女兒對她的告白,還有一條通往回家的道路。
被騙百萬沒錢買…兒童語:媽不夠努力
來自台中的陳貝柯,是一位為孩子付出一切的母親。從清晨天未亮就開始備料,到深夜才關燈打烊,她每天幾乎沒時間喘口氣。這樣的日子,她過得甘之如飴,只因她堅信:「我不怕苦,只要孩子能過得好。」然而,命運卻在她最拼命的時候,開了一場殘酷的玩笑。
8旬爺忘回家路 台南孫接警來電奔雲林接
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,100位65歲長者中約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。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對時間地點混淆,甚至是「找不到回家的路!」近日雲林北港就有感人實例,一名85歲的李姓阿公,大中午在路上徘徊,警方獲報到場瞭解並安撫,最終透過系統聯繫到家屬。結果是遠在台南的孫子接到電話,連忙趕到北港接阿公回家。
貧窮斬不斷夢想!她奮鬥考上3所國立大學
她是小婉,17歲,原本應該在教室專心準備大學考試,卻在打工地點、病房和課堂之間奔波。因為媽媽罹患「胰臟癌」住院需要支付醫療費用。爸爸罹患癌兩種癌症還在治療當中,但仍然每天拖著虛弱身體在餐廳當臨時廚工。為了分擔家計,小婉每天只吃一餐,既使下課後打工到深夜,但功課卻一直很好,最近她成功考上三所國立大學。這不只是關於貧困疾病的故事,而是一位不向命運低頭的孝順少女,用堅強與責任,撐起一個家的真實人生故事。
一場沒有勝負的羽球課:周天成與移工相遇
四月的星期日午後,中山國中星耀樓的羽球場裡傳來陣陣歡笑聲。31位來自印尼與菲律賓的移工,與臺灣羽球國手周天成(小天)一同伸展、揮拍,享受難得的運動時光。「We Are Family!」小天和他的物理治療師高敏珊(高姐),分享自身與印尼深刻連結的生命故事,也陪伴平時鮮少踏進運動場館的移工學員,透過體育交流、看見多重角色背後的自己。
1
2
3